top of page

葡萄酒的沈澱物、結晶-酒石酸

也許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:在期待開瓶一飲葡萄酒時,發現碎屑在酒液中沈沈浮浮,或是在拔起軟木塞時看到與酒液接觸的面沾附著一粒粒的結晶體,亦或是一瓶酒飲用到接近瓶底時,見到的碎屑、片狀晶體,不自覺地懷疑這存在”雜質”的酒,能喝嗎?



其實你看到可能是釀酒人稱之為“酒中鑽石“的酒石酸結晶,晶體的酒石酸沉澱是葡萄酒的正常現象,葡萄酒在裝瓶前一般都會進行“冷安定Cold Stabilization“ 的程序,以使酒中的大分子結晶,然後將其過濾。當然也有的酒廠為保持葡萄酒的風味,只作輕微過濾,酒石酸結晶會遺留較多;有的釀造者甚至不進行過濾,是想獲得更多的果香和濃厚口感的葡萄酒,因為有些葡萄酒愛好人士就是喜歡喝這樣的酒,如果過濾太細,的確在一年或者數年內不會有沉澱,但是這會使葡萄酒失去不少果香和單寧等多酚類化合物等等好原素。至於陳年的葡萄酒有沉澱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,由於貯藏時間長,葡萄酒中的酚類物質會結合產生自然沉澱,這是一種正常現象,並不影響酒質。

圖為白葡萄酒中的酒石酸結晶

酒石酸結晶的出現表示葡萄是長時間在葡萄藤上成熟,而且釀酒師以較長時間發酵,發酵過程中需要非常小心的控制溫度及發酵程度,若一個不小心則很容易釀出有瑕疵的酒,儘有品質控管嚴謹的酒廠願意秏費如此成本。

圖為酒塞上的酒石酸

大部份的葡萄酒瓶底部都有一個小深溝,因為葡萄酒中的固形物,一段時間後會凝聚沉澱下來,小深溝就是讓沉澱物落在溝時不易分散。在一些正式講究的飯店宴會上飲用的陳年葡萄酒,都以白布把酒瓶包起來,斜放在小籃子裡,飲用時輕輕倒酒,以免酒瓶底部的沉澱物因搖動而漂浮起來,影響酒的外觀。如果情況嚴重,可以使用換瓶(醒酒瓶)、過濾等方式把它們去除。


一瓶存放了一定時間的葡萄酒,在酒瓶的一邊(臥放的酒)或瓶底的一邊(斜放的酒),常會發現一些結晶體狀的沉澱物。倒酒的過程中,看見這些漂浮在酒中的沉澱物顏色較深,比重較大,使許多人誤以為酒已變質而不能再喝。其實,出現沉澱物正是葡萄酒成熟的標誌。因為影響葡萄酒口味的不穩定物質已從酒中分離出來了,從而使葡萄酒變得更加純淨,酒味結構更加穩定,口感也更加醇厚潤滑。可以這麼說,沉澱物的產生是葡萄酒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,當一瓶酒達到成熟的巔峰狀態時酒石酸會釋出產生結晶。當你看到在瓶底有碎屑或是軟木塞上有結晶體時,恭喜你,你是多麼的幸運買到一瓶正值巔峰適飲期的酒呢!

bottom of page